高防CDN按流量收费还是带宽收费的明智选择指南
海外站长 & 跨境电商必看!一文讲透流量计费 vs 带宽计费怎么选,附混合计费省钱野路子 + 按业务时段避坑技巧,帮你降低防护成本,避免被黑客搞出 “心梗账单”!

上周帮国内朋友优化跨境电商平台,聊到CDN防护成本时他直接拍桌子:"妈的,上个月DDoS攻击突然飙起来,流量计费账单跟心电图似的,差点给我吓出心梗!" 这话简直戳中海外站长们的肺管子。
到底选流量计费还是带宽计费?这问题就像在纽约街头选热狗摊——看着简单,咬下去才知道黄芥末有多冲。
在硅谷跟几个搞基础设施的老油条喝咖啡时,他们抖了点实在话:"防护成本这玩意儿,本质是赌概率。" 流量计费像打车,用多少算多少,平时小打小闹挺省钱。
可一旦遇到大规模攻击,黑客每秒往你管道里灌的垃圾数据都算钱,账单能贵过曼哈顿的急诊室。去年有家卖智能家居的中国公司就吃过这亏,
凌晨三点被灌了300Gbps的垃圾流量,睡醒看到$15,000的账单,老板当场把马克杯摔成了现代艺术。
带宽计费更像包月健身房。每月固定交钱买条"防护通道",10Gbps、100Gbps随你选。
攻击来了只要不超过通道宽度,任他洪水滔天你自岿然不动。本地有个华人论坛就靠这招扛住了台独分子的持续攻击,每月$500刀固定支出,管理员照样淡定嗦奶茶。
但问题是你买10G通道,实际平均只用1G,那九成钱等于白扔,跟纽约冬天开暖气的空置公寓一样奢侈。
现在教你个野路子——把流量计费当汽车保险里的"自付额"。
比如日常用10Mbps带宽包月(白菜价),同时开启流量计费但设置熔断阈值。当攻击流量超过带宽包的80%,自动切换到按量付费吃下峰值。
去年双十一某家跨境旗袍店就这么玩,攻击峰值冲到带宽包的3倍,但靠流量计费硬吞下去,整体成本反而比直接买300Mbps带宽包省了四成。
最后拍板前得摸清自家业务底裤。
做在线教育的,攻击总爱挑晚上直播课时段突袭;搞加密货币的,黑客专盯着币价波动时下手。西雅图有家区块链公司吃过闷亏,他们按中国时间买带宽包,结果黑客专挑美国深夜放大招。
后来改成按UTC+0时区弹性计费,每月直接省出三台顶配MacBook Pro。
站在哈德逊河边看这事就透亮:
中小站点选带宽包月图个省心,跟买Costco会员似的明码标价;
流量波动大的选混合计费,像中餐厅备菜——常备食材加临时采购;
Standard
Great for large teams
800
/Monthly-
DDOS防护值:200Gbps
-
CC防御值:40000QPS
-
域名数量:6个
-
SSL证书:YES
-
防屏蔽:YES
-
Websocket:YES
-
网络加速:YES

Business
Advanced projects
2000
/Monthly-
DDOS防护值:400Gbps
-
CC防御值:50000QPS
-
域名数量:50个
-
SSL证书:YES
-
防屏蔽:YES
-
Websocket:YES
-
网络加速:YES
Enterprise
For big companies
5000
/Monthly-
DDOS防护值:500Gbps
-
CC防御值:200000QPS
-
域名数量:100+
-
SSL证书:YES
-
防屏蔽:YES
-
Websocket:YES
-
网络加速:YES
至于那些动不动被几百G流量冲脸的金融、游戏公司,老实买带宽包吧,毕竟被攻击时的每秒钟都在烧真金白银。
记住,在黑客眼里可没有"意外账单"这回事,他们的KPI就是让你心梗猝发。
Share this post:
Related Posts

支持USDT的高防CDN vs 传统高防CDN 全面性能对比与选择指南
传统高防CDN有合同约束、稳定合规但付费贵、流程繁且KYC严,USDT高防CDN灵活随付、匿名性强却存在信任风险...